详情

重上黄旸山

原创文学 4010阅读
「似水流年」°
「似水流年」°Lv.1楼主+关注
2022-06-23 16:43 来自莲花


最近在抖音常常会刷到一个叫“断桥黄昏”的好友播放“南岭黄旸名山寺释净合法师(法号:释净合,赣州宁都县人)千里跪拜普陀山”的视频,一路跪拜4个半月有余。他走三步,双腿跪下,双手祭拜一次……其虔诚之心着实令人敬佩,也勾起我重游黄旸山的愿望。


其实,黄旸山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,对我来说其实并不陌生。黄旸山是南岭乡的第二高峰,在南岭乡西北2公里的岭水村,南北走向,海拔705米,传说魏晋时期葛仙曾经在此炼丹修道。清朝莲花知县李其昌所著的《莲花厅志》说:“黄旸山上有坛祀,葛仙坛外,清泉不竭,花木幽香,北斗高灯,诸坪岭左右环拱,称胜境也”。早在1987年我在南岭教书时,就曾组织我班的学生到黄旸山春游。那时上山是一条挂壁的羊肠山路,荆棘丛生,每往上走一步都要攀扶沿途两旁的杂树或杂草,否则一不小心可能滚落到山崖。这种组织学生探险的春游放在如今是不允许的,但留给学生的记忆都是永恒,那时学生们还撑着少先队中队旗,佩戴着红领巾犹如一次“出征”。到达山顶,仅见一栋破庙,两颗古柏,一棵老杨梅树,几棵凿树矗立在破庙的四周,地上长满了荒草,草丛略见长满青苔的残墙断壁,未找到清泉,但低洼处杂草丛中有清水细流,显然有先人居住的痕迹。


离开南岭多年,由于工作忙的缘故,黄旸山已渐渐淡出了我的视线。后来听说我的一位同事患有不治之症。他不知听那位神医指点,上黄旸山修行了两年,竟奇迹般恢复如初,才知黄旸名山寺得已重建。



2020年2月,时任县文联主席刘新龙送了一本他的散文集《乾坤容我常静》给我。我一看,便对书名产生了好奇,问他何故?刘主席说因黄旸名山寺的一副对联,突发奇想而取名。诸如此类的缘由,让我愈发产生了去黄旸山的念头。


2022年6月18日下午,久雨渐晴,气温渐升,恰逢周末,是适合出行的好日子。六弟也是痴情于山水之人,我便邀上六弟一起重上黄旸山。


从县城出发,仅10分钟车程就到黄旸山脚下的岭水村。因黄旸山公路山势陡峭,也从未开车上过山,为安全起见,我们决定陡步上山。


六弟说,登黄旸山须找我父亲当年的忠实“铁杆粉丝”岭水村民朱中进不可,朱老今年79岁,比我爸小2岁。50年前,我父亲在南岭当公社书记时曾带他到文竹修铁路,一起修贯山水库,朱老对我父亲特别崇拜。朱老参加过黄旸山名山寺的重建,对黄旸山比较熟悉。


据朱老介绍:黄旸名山寺始建于公元827年,太和元年,距今有1190余年,相传医翁葛洪在此炼丹成仙又有“先有黄旸后有武功”之说。由于时代变迁,寺宇历经,几度衰兴,诸多资料失考。过去一直称黄旸山庙,后来又称为黄旸山庵。大革命时曾是游击队的一个驿站,文革前一直有和尚在上面,各地香客也不少,听说当年是外地姓金的父子俩在山上主事。文革时,寺庙遭破坏,无人打理。一度杂草丛生。1988年下半年开始重建,2001年佛像重塑金身,2002年县政府列为重点文物改为名山寺。



重建黄旸山名山寺是岭水江边村的“长子”彭政文牵头出资。“长子”是原长埠煤矿的董事长,县企业家协会副会长,县煤炭工业协会会长。他乐善好施,出资50余万元无偿捐赠。受其影响,南岭及周边的信徒均慷慨解囊资助,朱中进和一些热爱公益的老者贺恩华、樊启清、刘开先、陈灿良、贺明瑞等九人自带粮食在名山寺做了七年义务劳动,终于新建了长2.4公里,宽3.5米的盘山公路,重建了名山寺、大雄宝殿、观音殿、斋堂、宿舍等建筑。在名山寺的功德墙上载有大余县朱嘉荣写的《黄旸名山志》,对黄旸山有较为详细的记载。


黄旸名山寺原是葛仙练丹之地,所以来这里求仙拜佛者甚多,而且特有灵,治疗了许多不治之症病人。其中江边女婿周某因辞医在山上住了两年后身体恢复如初,现早已下山还俗。三板桥、良坊两个女病友也在山上治疗好了,而今依然在山上为各地信徒服务……


听了朱老较为详细的介绍,我们对黄旸名山寺也有了初步的了解。为能够尽快下山,我们得起赶紧上山。


今年雨水较多,担心山路上打滑,我们把车停在山下的停车场。还未等我们车停稳,有二辆白色的越野车呼啸而过,看来上山的游客还真是不少。


上山的路用“九曲十八弯”比喻一点也不为过,虽全是水泥路面,但比较陡峭,弯道较多,几乎是盘旋而上。沿途是一排排的茂密的枫树,大的有12公分以上,差不多把路全遮掩住了,烟雨路滑那是自然。听六弟说,那是国家倡导退耕还林时裁种的,已有十多年的树龄。待枫叶红了时,这黄旸山的弯弯曲曲的山路便是一条红色的彩带在山腰间盘旋飞舞。



半山腰处有一由四根罗马柱搭建的休息亭供游人小憩,亭前便是佛弟子捐建“黄旸名山寺”牌坊,那灰白色的大理石雕牌坊气势磅礴,石柱和横梁上雕刻着“双龙戏珠”精美的图案维妙维肖、栩栩如生。两边还飘挂着树牌坊时留下的“千处祈求千处应,苦海常作渡人舟”对联,看样子名山寺敬奉的也是观音菩萨,只可惜未篆刻在石柱上。牌坊右脚下三块巨型石板像刚刚出土的千年黄乌龟横趴在地面上,如镇坊之石,为黄旸名山寺增添了几分厚重感。站在石板上回望着脚下的那一层层,一道道带状的绿油油的梯田,星星点点的房屋,我想,倘若在阳春三月,那定是一片金色的世界,令人心旷神怡,如痴如醉!


约摸走了半小时路程就到了,我头上直冒汗,但一点也不感到疲倦。映入眼帘是两幢深红的“斋堂”,数条横挂着五颜六色的三角形彩旗,那是名山寺树牌坊时留下的。斋堂前是一排用青砖筑成长城般的栏墙,离斋堂不远的最高处便是黄旸名山寺,沿途地藏菩萨右手持禅仗,左手握着佛珠如“守门神”似的守护着进寺的路,左前方的墙壁上书写着“佛”、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几个红色的大字,斜挂在树或竹枝上的莲花模样的喇叭里传来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和“滴、滴、滴……”敲木鱼的佛教音乐,未进寺庙,便有几分威严之感。寺庙边古柏,古杨梅树、古凿子树比以前明显粗壮了许多。在养心池上,观音菩萨右手拿着柳枝,左手净瓶的中水源源不断流向池中。其手中的净瓶杨柳枝为千手观音四十手持物之一,净瓶主在净,内盛以杨枝甘露,化凡夫热恼为清凉,恒顺心愿,普度众生。我们先绕寺庙走一圈,欣赏一下四周之美景。


黄旸山地处群山茂林之中,风光秀丽,景色迷人。它背靠连绵不断、群峰俊岭的贯山,左边是比它高数十米的高耸陡峭的西峰寨,右边也是佛教名山“上品山”,三面且数十公里荒无人家,被层层叠叠的群山环绕,森林覆盖率98.3%(道路除外),均为原始森林,有许多珍稀树种,竹林密布。我和六弟深情地张开双臂,对着远山呼唤“黄旸山!我爱你!我喜欢你!”声音在山谷里久久回荡。


黄旸山的空气清新,简直就是个天然氧吧。上山时汗流浃背,瞬间被吸收干了,微风吹夹,整个空气间都有冰冰凉凉的的味道。我对着这茂密的,高耸入云竹林深深地呼吸一下,哇!整个人像吸过空气清新剂一般,清爽,惬意极了。


正当我们沉醉其美景之时,寺内传来“铛、铛、铛……”悠扬的钟声,我们顺着钟声沿南边的台街而上,经一木亭曰“净亭”,见内有茶具,方凳数条,那是僧人和信徒喝茶闲聊取道之地,亭两边有莲花籍诗人陈新良写的一副对联“云壑烟篁迴宝偈,华星明月伴山台”。亭前也坐了四五个男女中年信徒正在吃着苹果,旁边便是潺潺的水声流入池中,六弟说,这是黄旸名山寺的“神水”,这里的信徒都说喝这水治好了许多绝症的,许多进寺拜佛者,下山时必带几桶“神水”回家。我不敢信,也双手合掌也尝了几口,感觉这水质的确非同一般,清凉可口的。



“净亭”的正前方是观音殿。殿前有悬挂着“慈悲遍洒杨枝露,善信同蒙雨泽恩”红色对联。内有观音菩萨佛像及一些信男善女为建观音殿的募捐的善款记录等。


在净亭与观音殿中间便是“黄旸名山寺”主殿,寺前有三个钢制的大香炉,上面雕刻着黄旸名山寺及募捐人的姓名,炉内香火旺盛,香气四溢。寺前四柱上挂有两副对联,中间一副为“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,佛号经声唤回苦海过路人”,其寓意是说,人世间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会被早晨的钟声和晚上的鼓声所惊醒,抛弃名利欲望,而在人海中苦苦追寻的人也会被惊声佛号唤回来。这是一幅典型的劝世联,其中蕴含的哲理,可谓发人深省,引人深思。也许这也是僧人重建名山寺的初衷;另一副为“黄昒壮观惜无高士鸿章宣扬显外,名山佳处却有梵刹古迹座镇其中”,其寓意是黄旸名山有壮观的美景、梵刹古迹,只可惜没有像陶渊明这样文人墨客把这里宣传出去。看样子,我虽无高士之才,既然了解其意,作为文字工作者,也有责任和义务把自己的见闻感受记录下来,让更多的人分享。进入寺内,除各种菩萨外,最能吸引我眼球还是那座用大型木架悬挂的古鐘,上面雕刻着“黄旸名山寺,佛历公元八二七年”等字样,足见名山寺历史之悠久,这是寺中除书文记载外,这应是名山寺的“梵刹古迹”镇寺之宝。


在寺的后面,相隔不足四米,建有“大雄宝殿”。殿前大门两侧有一楹联:“黄山相仿佛可惜才士来临谁楷写此地胜景,旸气自循环只有高僧戾趾来创开他日丛林”。殿内金碧辉煌,各类菩萨高大威猛,虔诚者敬拜不停。碰巧遇见五六个和尚正在为几个信徒做法事,我和六弟均不信佛,了解一二便出殿。殿堂右边是宿舍,供各地朝拜者、修炼之人休息之场所,左边是《黄旸山名山寺志》和历年募捐者善男信女之名单。


游览完名山寺,遗憾的是一直未碰到净合法师。听寺内管理人员说,净合法师云游四方化缘去了,法师茶室墙上的佛语“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,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”却让我们琢磨了片刻,也许这是传说中念佛之人修行的基本要求吧。因时间不早了,我们正准备下山,一位老婆婆挽留我们吃完斋饭再走,我们谢绝老婆婆的好意。经“膳堂”时,又见其右侧又开了一条新路。六弟说,这是净合法师正在四处化缘拟在此建一座道观,实现佛道分离,供善男信女朝拜、僧人云游,供游人登高望远。


“晚送门人出,钟声杳霭间”,名山寺那悠扬的鐘声又缓缓响起,这铿锵浑厚,淸扬激越的钟声,在寺庙,在森林里,在山谷中久久回荡,敲进了游人的心灵深处,让人心静如水,流连忘返。真没想到一座普通小小的黄旸名山寺,竟也有教化世人之功,怪不得有这么多善男信女捐款,有这么多善男信女上山朝拜、敬奉!


这是我第二次上黄旸山。期待着净合法师早日把“名山寺道观”建好,也期待黄旸名山寺越办越好!那时我将再上黄旸山,再来听听这悠扬的千年古钟的声音,再来尝尝黄旸山清甜可口的山泉水,再来数数黄旸山有多少病人被医治好下山还俗……

作者简介:刘晓林,笔名田南, 江西莲花人,大学本科,现供职于莲花县某局,江西省作协会员,著有《林下晓拾》《新月旧影》。



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~

感谢您的赏脸阅读

3
5
10
15
20

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

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

可能感兴趣

没有任何回帖,回复抢沙发~
11
城市通